健康:引领未来建筑方向

新冠疫情蔓延之下,健康理念和健康建筑不仅延续此前的迅速发展势头,更一跃成为房地产用户的核心关注点。

2021年3月5日

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从身体健康安全到精神健康的方方面面。健康很难通过量化手段衡量,但WELL绿建认证、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性标准(GRESB)等体系正被越来越多的资产所有者所接受。

健康对所有建筑的用户都很重要,但办公楼和酒店的用户由于需要在物业里停留很长时间,尤其需要了解健康趋势。

写字楼:安全第一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健康安全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优先于健康建筑其他方面的考量。第一太平戴维斯Office FiT项目就如何提升办公环境的安全健康水平给出了大量信息及建议。

业主方面引入各种防控措施及技术,从筛查、保持社交距离,到无接触式门禁系统与热成像测温仪,为租户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租户使用内部楼梯的频率增加,相邻楼层经楼梯步行上下,可以免去电梯交叉感染的顾虑。

第一太平戴维斯亚太区跨境租户顾问部区域市场董事Adam Evennett先生表示:“采取防护措施是一方面,除此以外,与租户沟通、保持透明度也是营造舒适度、安全感的重要方面;这要求积极、全心投入的物业管理。”

但长期来看,随着疫苗广泛接种,病毒传播恐慌消退,健康与福祉将再次成为楼宇用户的优先考量。“用户关注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极为重要。雇主希望看到员工身心健康地投入工作,”Evennett先生补充道。

大型业主新建的自用楼宇都将健康建筑理念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上图所示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亚马逊新总部大楼(效果图)。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协作空间以及绿色空间。中间采用独特双螺旋结构的大楼设计了沿着建筑外部螺旋上升的景观步道,可以步行至大楼顶部。

亚洲的“独角兽”技术企业也在带有健康元素的总部大楼,开发商在打造优质办公空间时也力求提升楼宇环境。例如,Hines在上海开发的博华广场写字楼配备世界最新技术的空气过滤处理系统,致力于提升室内空气洁净度;联实集团在新加坡巴耶利峇打造的服务式写字楼则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宁静装修风格以及墙壁消音效果。

在亚洲,写字楼通常是大型综合体项目的核心部分,配套零售休闲设施未来将面临升级需求。常见的购物餐饮区域将被露天美食街、绿色开放式空间以及可举行社区活动的多功能广场所取代。

酒店:健康生财

为预防新冠或其他病毒的传播,亚太区酒店纷纷引入全新清洁流程,并调整空间布局。长远来看,旅客健康福祉的重要性将会凌驾于建筑环境的安全卫生之上。

据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调查统计,康养旅游市场的增速是整体旅游市场的两倍多,且以在亚洲市场的增长最为强劲。

第一太平戴维斯亚太区酒店部董事Mauro Gasparotti表示:“‘康养旅游’是近年新兴的旅游产品,客群人数在迅速增加。此外,很多游客在度假时也会特意追求健康养生元素。”

泰国是康养旅游的先行者,不少酒店品牌推出水疗假期、瑜伽度假、正念休养等旅游套餐。其次是巴厘岛,更侧重于内心修养;如今越南也紧跟其后,涌现一批新的康养品牌,例如着力打造康养主题度假区的越南Fusion酒店集团。

疫情期间,日本采取入境限制,赴日游客稀少。与此同时,大城市周边的传统旅店迎来大量本土游客,来此放松身心回归自然。预期临近大城市的景区也将吸引酒店投资者的更多关注。

即便在香港、新加坡等大城市,康养也已成为吸引宾客度假的特色卖点。香港近年新落成的瑰丽酒店为水疗、健身设施留出更多空间,更聘请自然疗养师为宾客提供康养愈疗服务。亚洲其他酒店则注重膳食营养,为宾客提供更丰富的健康选择。

康养游客往往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因此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战略与具体的康养设施同等重要。Gasparotti先生指出:“空间最大化利用是城市酒店运营的关键,因此,城市酒店引入康养元素及设施的难度相对更高,而垃圾管理、膳食营养、天然清洁产品使用等则不受地域限制,更具推广潜力。”

随着康养理念的普及,酒店设计及选址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在Gasparotti看来,未来康养将会成为酒店“标配”,因此业主及运营商现在就要将康养文化内涵融入品牌。

拓展阅读:
Savills Hotels

大多数阅读这个主题
2020年几乎一切节奏都被打乱,亚太区房地产投资也不例外,但所受影响弱于其他区域市场。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亚太区房地产。
数字经济的增长以及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推广,使得亚太区数据中心需求与日俱增。据研究机构Arizton Advisory &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6年亚太区数据中心市场总值将可达到8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6%。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数据中心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