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第一太平戴維斯領袖,行業專家以及極具經驗和前瞻性的行內人士對亞太地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最新發展的看法和見解。

不久以前,物流房地产还是一个相当标准化的领域,是为客户提供配送的大型简易库房。这一“刻板”印象如今已被打破,甚至可以说我们在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超越其他房地产领域。对ESR而言,技术创新已成为我们改善客户运营,提升业务效率及可持续性,为客户打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的重要手段。
2020年几乎一切节奏都被打乱,亚太区房地产投资也不例外,但所受影响弱于其他区域市场。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亚太区房地产。
当今市场下房地产估价并非易事。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来自新冠防疫期间的各类出行限制,估价师们不可能对楼宇进行实地勘察和估价。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很多未知,而写字楼市场的未知似乎要甚于其他资产领域。
新冠肺炎疫情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一话题下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讨论。
19世纪中叶,日本持续两百多年的锁国政策被废除,横滨作为最先开放的港口,到1868年明治时代之初,已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繁华的国际贸易和商业中心。
环境可持续性相关问题已成为大多数机构型房地产投资者的首要考量。
尽管增速正在放缓,但印度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实际上,政府已经采取许多措施来促进增长。
不确定性无疑是所有企业都最不愿意看到的。
《前瞻》邀请到两家亚太区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高层,展望2020年投资市场并带来投资锦囊。
一年前,曾有诸多预测称房地产业将迎来风雨,但目前来看,2019年行情走势相当温和。
共享经济时代已成定局,这对房地产业主来说是绝对的福音。
中美贸易战未能速战速决,使得全球股市陷入恐慌。
价值难寻,是全球房地产市场运行至周期后期阶段的普遍共识。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之初,香港各界的反应较为平静,但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潜在机遇值得所有人关注,尤其是房地产从业人士。
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计划已酝酿十年有余,期间也尝试推出了一些房地产证券化产品,且多属于私募基金。中国REIT的孵化过程与泰国的经历有几分相像,尽管基金性质不同。
透镜是非常有用的东西,无论是真实的透镜还是比喻意义的透镜。它能提供清晰的视野,但假如选用不当,景象就会开始模糊。一百年前《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而“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这个美好愿景仅在20年后就被打破。
过去五年中,印度在多数派政府的领导下推出一系列改革及重振战略,以政策强势取代了此前十年的政策瘫痪。
谈及线上购物,很多零售业主关注的是其对实体零售的威胁与潜在冲击。然而,我们不应将网购看作入侵物种,而应将其视为零售运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房地产作为一项不动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但其国际化程度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高端商业街与商场的奢侈品零售领域备受关注,但邻里购物中心的价值亦不容投资者忽视。
在境内外利好因素的提振下,亚洲房地产市场自2009年起进入显著增长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应急对策,因而出现市场流动性充足、利率极低的局面。
冷战期间,美国科学家设立世界末日钟,用于标示世界受核武器威胁的程度。设计者最初将指针定格在23时53分,1953年被调到23时58分,是迄今最接近零点即“世界末日”的一次。
韩国投资机构的资本配置日益向房地产市场倾斜,然而本土市场机会稀缺,投资者被迫探索其他投资方式及目标领域。
香港写字楼市场能否继续青云直上,是常挂在投资者嘴边的一个问题。
人口结构一直是亚太市场的热门话题。有数据为证:亚太区有14个国家,合计占全球人口的65%;中国人口最多(14亿),印度次之(13亿)。(四舍五入取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