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REIT:在路上
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计划已酝酿十年有余,期间也尝试推出了一些房地产证券化产品,且多属于私募基金。中国REIT的孵化过程与泰国的经历有几分相像,尽管基金性质不同。
在REIT市场形成以前,泰国也曾推出一些房地产基金,但属于公募性质。基金推出十年后,泰国迎来首个房地产投资信托(Impact Growth REIT),2014年起上市交易。
由于每支类REIT都被冠以全国“首支REIT”,人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这些产品其实并不符合真正REIT的既定标准。它们多数属于混合产品,且债务占比较大,与直接拥有物业所有权的股权型REIT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已经出现不少“首支”。2003年推出的“法国欧尚天津第一店资金信托计划”是中国首支类REIT。2014年中信证券发行的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全国首支pre-REIT产品。在此基础上,鹏华基金在2015年发行鹏华前海万科REIT,是首支公开交易的类REIT。这些都是中国市场最接近REIT的产品原型。
政府宣布启动REIT试点后,场内预期持续累积,但最终产品与成熟市场的REIT标准会有多接近,仍需拭目以待。目前,中国市场的框架条件尚未达到建立完善REIT结构所需的水平。
现行法规禁止公开交易的基金持有商业地产,而国内尚未出台REIT相关规范,因此多数现有替代产品不得不采取私募基金的架构。中国监管机构近期已加快REIT规范框架的起草工作。
然而,国家现行税制存在多重征税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主要障碍。REIT的大部分收益会发放给投资者,因此建立穿透性税收体系将依然是REIT市场推进的关键诱因。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设立REIT需要对资产转让相关收益进行免税操作,如此可能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采用离岸REIT平台固然可以避免这类情况,但在岸平台亦可规避某些税收,各有利弊。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设立物业控股公司来避免资产的直接转让,继而规避转让产生的土地税和契税。鉴于复杂的税制往往会引起投资者反感,因此税收层级宜少不宜多。
以上问题解决之前,依托当前税收框架发行的任何REIT产品都可能会让市场失望,因为它们不同于投资者在其他市场所熟悉的产品结构。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仍然可以克服。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计划首先在一线城市展开试点,预计可以实现收益免税操作。自贸区也有望成为试点市场,包括上海以及2014年获批的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和珠海横琴。
有一点切勿误会。虽然中国境内REIT市场的建立任重道远,但一批批类REIT产品的尝试终将铺就中国REIT市场的未来。而中国REIT的出现将成为中国市场的最大投资机会。
拓展阅读:
AP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