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房地产魅力依旧,亚洲开发商热情不减
英国尚未正式脱欧,亚洲房地产开发商已在伦敦房地产市场豪掷数十亿英镑。
在英镑贬值近20%、英国政治经济疑云笼罩的背景下,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的数十个开发商及机构投资者趁机出手,在伦敦拿下一些高难度、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项目。
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伦敦金融城达成17笔大宗投资交易(单笔1亿英镑以上),其中亚洲投资者完成九笔交易,金额共计47.7亿英镑,占比达60%。同期,英国本土投资者在伦敦完成38笔交易,数量是亚洲投资者的两倍,然而5,000万英镑以上的成交仅有八笔。
RCA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亚洲开发商在伦敦土地市场的投资额累计超过22亿英镑。
来自中国的鑫苑集团在2018年3月签约,完成对伦敦麦迪逊公寓项目的收购,规划建设423套公寓。鑫苑集团专营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及管理,项目分布在10多个中国及美国城市。知名房企碧桂园于2018年4月从英国开发商Galliard Homes、Lindhill手中买下位于东伦敦的住宅开发地块Ailsa Wharf。碧桂园在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拥有200多个高端项目。总部基地(中国)控股集团正在进行东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见上图)的改造项目,计划建成24小时全天候商务区,主要吸引中国及其他亚洲企业进驻。

亚洲开发商的热情源于亚洲投资者的需求。伦敦历来被视为“投资安全港”,且市场普遍预期未来资产价格及租金将继续上涨,是投资者实现资产全球多元化配置的理想选择。
这些亚洲开发商不仅资金实力雄厚,也拥有丰富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开发经验。伦敦很多极具难度的老城改造项目正需要这样的开发商去解锁。
第一太平戴维斯伦敦中区及国际投资部主管Stephen Down先生表示,很多开发商来伦敦投资开发是为了满足国内买家的海外置业需求,这些买家认为伦敦房价会在脱欧之后反弹。
“市场曾担新公投之后英国房地产市场会受到冲击,但事实是,英镑贬值吸引了大批亚洲买家,当然英国的房地产法律体系也功不可没,”他补充道。“近年来中国投资者在伦敦表现活跃,香港投资者尤为突出,这有据可考。”
2017年8月,中国国务院发文限制境内企业从事包括房地产、酒店等领域的境外投资。随后,大连万达从伦敦西南区Nine Elms Square地块的收购交易中“闪退”,交易价值约4.7亿英镑。
Stephen Down先生认为,短期内中国开发商的拿地节奏会有所放缓,但亚洲其他国家的开发商不会受到影响。
“由于中国政府对境外投资的限制,2018年流入伦敦的中资规模确实有所缩减。未来局势会如何发展仍不明确。但目前而言,这恰恰为其他国家的开发商留出了更多竞争空间。”
Stephen Down先生预期,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房地产企业在伦敦会有更积极的表现。对新加坡开发商而言,无论开发还是高收益投资,伦敦的机会都要多于新加坡。例如,伦敦金融城、伦敦西区的优质写字楼收益率分别为4%、3.25%,高于新加坡、巴黎以及主要德国城市。

拓展阅读:
第一太平戴维斯英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