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购,店购?看中国玩转新零售
要想在中国多元化、创新型的零售市场蓬勃发展,零售业主必须做到思路敏捷,能够另辟蹊径。
第一太平戴维斯专题报告《中国零售20城》考察了20座主要城市的零售市场现状,结合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国际品牌新店数量,对城市进行了零售指数排名。 结果显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凭借成熟的零售氛围继续保持领先,杭州、西安和长沙的排名有所上升。
中国的零售格局极其多元,消费习惯具有明显的区域及城市差异。中国还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电商市场,消费者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如今阿里巴巴、腾讯等技术巨头也在实体零售市场掀起波澜。
创新无处不在。从无印良品开出的muji品牌酒店,到运动品牌新百伦、彪马的“门店+健身空间”模式,再到天猫联合女装品牌Kerr & Kroes开设的支持虚拟试衣的智慧门店。

中国奢侈品市场自2016年持续回暖。贝恩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2017年同比增长20%至260亿美元,预计2018年增速仍有望达到约20%。消费增长前景良好,给予品牌以推进布局的信心。截至2018年6月的12个月中,奢侈品牌新增门店高度集中于西安、重庆、长沙这三座中西部二线城市,占比接近90%。然而对奢侈品牌而言,提升现有店铺的表现似乎比增设新店更为重要。
奢侈品消费向线上转移,是高端零售业主面临的新挑战。麦肯锡预计至2020年,中国奢侈品线上销售份额将达到11%。年轻消费群体与线上品牌平台的互动尤为频繁,在非实体店购买高端商品的概率也更高。

餐饮品牌对于商场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零售市场最先认识到了这一点。购物中心日益依赖餐饮元素来吸引客流。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购物中心餐饮租户的平均占比约为29%。近两年新入市商场的餐饮比例普遍超过平均水平,部分商场甚至可达50%。
受限于各地饮食喜好及消费水平的差异,能够实现全国规模扩张的餐饮品牌极为有限;2017年行业百强连锁企业的市场份额仅有7%。肯德基在中国有超过5,000家餐厅,为餐厅数量最多的国际快餐品牌;咖啡零售龙头星巴克在中国拥有约2,800家门店,数量仅次于美国。
上海、北京的餐饮市场呈现明显的多元特征,陆续有新的国际餐饮品牌落户。而长沙的本地菜系占比超过40%。
拓展阅读: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