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推印度物流物业发展
印度物流物业领域的开发相对不足,但潜力巨大,正吸引着大量境外投资。
过去的18个月中,IndoSpace、GLP、Logos、易商红木、Firstspace等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均在印度展开布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印度执行总裁Anurag Mathur先生表示:“预计到2019年末,印度物流市场的价值将从2018年初的1,600亿美元涨至2,150亿美元。这个阳光产业及相应需求也将从房地产的角度开始转型。此外,技术对物流产业的影响持续增强,人们日益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
印度物流产业备受关注,源于五个关键因素的刺激;其中立法是最强的一道催化剂,纳伦德拉·莫迪政府的几项改革已使物流市场发生改观。2017年,印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商品服务税,结束了联邦政府税和各邦税共存的混乱局面。其他利好立法包括允许100%外商直接投资电子商务零售业,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机制。
各房地产领域均可享受印度人口结构带来的利好。到2030年印度人口预计可达到15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到2030年将有成百上千万人口涌入城市,为天然物流枢纽的形成创造条件。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印度百万人口城市的数量将从当前的61个增加到71个。
印度城镇人口的增长将推动经济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五年印度GDP年均增速将超过7.5%。印度城镇人口中有20%属于中产阶级,且比例还在上升。这将为物流发展带来更直接的推动作用。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不占优势,但政府将投入数十亿美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公路、铁路、港口等各领域。印度财长Arun Jaitely在年度新预算案中建议基础设施预算增加25%,重点加快延迟项目的交付。Jaitely称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约需要6,850亿美元。
在其他亚洲国家,电子商务的增长已成为物流地产的主要推动力。据eMarketer预测,2018年印度的电商销售额将同比增加31%至327亿美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将成为网购者。到2022年,印度网购人口的比例将达到42%,电商销售额将达到720亿美元。
印度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为物流地产市场描绘了美好前景,但开发商仍面临投资拿地、拆迁安置、寻找合资伙伴等重重挑战。此外,印度物流项目的“拖延症”比较严重。今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了孟买新机场的奠基仪式,而机场建设的计划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
贸易竞争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改革以及技术引进的多重支撑,正将印度打造成为一个物流枢纽。Mathur先生指出:“印度需要继续改善物流基础设施,重点提升成本效率。目前物流成本占印度GDP的比重为14%,印度目标到2022年将比例降至10%以下。政府也有必要精简规章制度及审批流程。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一体化专项审批,将可大大提高行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