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香港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之初,香港各界的反应较为平静,但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潜在机遇值得所有人关注,尤其是房地产从业人士。

2019年3月29日

大湾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九个内地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是一项宏伟的国家计划,旨在提升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的交通连接以及经济联系,打造比肩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世界级湾区和城市群。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新交通设施切实拉近了香港与湾区其他城市的距离。

规划引发的主要担忧有三方面。其一,有人担心香港会因此丧失特色,“一国两制”方针会因为湾区一体化出现动摇。但这种担心应属多余: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对大湾区大有裨益,这一角色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

其二,有人担心企业向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迁移会使香港的房地产价值出现松动。实际上,人们仍然会希望住在香港,并将公司设在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城市;而后台部门、制造业等低附加值业务则可以搬迁到湾区其他城市,例如写字楼租金只有香港四分之一的广州。

最后,人们对于这项宏伟规划能否实现心存疑虑。这并非杞人忧天: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九个大陆城市在税收制度、通用货币、居民身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都要创新机制来应对这些差异。我认为澳门和香港将与大陆保持一定程度的脱节,但融合程度定会比现在更加紧密。

无论买房、就业还是退休养老,大湾区一体化都为香港人带来了更多选择与机遇,不仅买房、生活成本更低,离家也近。

香港房地产投资者也因此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地一些开发商已经在其他湾区城市有所进展。大湾区代表着巨大的长期机遇,此时出手恰逢其时。

拓展阅读:
Savills Hong Kong
The Greater Bay Area

大多数阅读这个主题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境外投资者的活跃度正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