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业如何重整旗鼓
继近年电商兴起的冲击之后,实体零售似乎还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致命一击……事实果真如此吗?

第一太平戴维斯亚太区研究部负责人Simon Smith表示:“亚太区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板块是酒店业,零售紧随其后,也已出现显著下滑。与世界其他市场一样,无论线下消费、非必需品支出还是旅游相关支出,都受到尤其沉重的冲击。”
第一太平戴维斯《亚太区标杆物业调查》研究显示,零售行业形势颇为严峻,上半年多个市场租金大幅下跌,其中香港、悉尼和墨尔本的表现最为疲软。各子市场的零售业主均面临租户流失,而最大的难题在于,因隔离而被迫网购的消费者在疫情之后是否会回归实体店铺。
投资市场也呈现低迷走势。Real Capital Analytics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亚太地区零售房地产交易量下降了54%,跌幅大于其他房地产板块。
短期内零售业主可以如何应对?第一太平戴维斯零售业务总经理Nick Bradstreet先生表示,“留住租户”是绝对优先的考量。“糟糕的市场形势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未来一两年内有租约到期,那么业主现在就可以通过合理的条款来留住租户。他们需要竭尽所,勉力度过下一年,在租赁条款上尽量留出灵活操作空间。
“如果出现空置空间,可考虑将其分割,面向小型零售租户出租,同时切记保证租约的灵活性;可以考虑引入快闪店,尝试其他创新的空间利用方式。”
亚太地区零售业的前景并非全盘低迷。成功控制疫情的中国开始全面回暖,零售业正在复苏。令人感到几分意外的是,复苏最快的是奢侈品板块。多数城市的豪华购物中心人流量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奢侈品牌集团LVMH报告称其中国业务录得同比增长。此番表现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中国消费者无法像以前一样出境购买奢侈品,导致消费回流;其二,中国近年调降奢侈品税,亦成功吸引更多消费者在本土消费。
与此同时,日本东京和区域城市的租金亦有下降,而一直助推零售业发展的旅游业暂时停摆。但从长远来看,包括东京在内的主要城市将可在零售项目更新的支撑下,呈现更新鲜、更时尚的零售业态组合,例如东京原宿站板块的重建。第一太平戴维斯日本研究部负责人Tetsuya Kaneko先生说:“可达性的提升和现代化设施的打造将使得日本购物街重焕活力。”
曾经的世界零售之都香港遭受了最严重的冲击,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政局动荡、内地游客消费减少即已令当地零售业面临挑战。Bradstreet先生表示,与2013年高点相比,商铺租金已下跌70%,但他认为仍有积极的一面:“此次香港之所以摔得很重,正是因为此前它站得太高。助推奢侈品零售显著增长的驱动力已消耗殆尽,未来这里将恢复更为正常的零售环境。香港仍将是世界主要的零售目的地之一。”
尽管零售业下滑,但Bradstreet先生预计不会出现萧条,这可能会使一些投资者失望。 “业主资本实力雄厚,场内也有很多资本积极运作。到目前为止,我们仅在二级市场见到有资产抛售。”
Bradstreet先生还认为,一旦亚太区的疫情危机解除,零售业将再次蓬勃发展。“亚太区拥有零售业赖以生存的增长潜力、财富储备和人口结构。这里有很多可与电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零售资产,在购物之外亦是多元的消费休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