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保健地产人气渐聚
亚太区的人口老龄化和财富累积促使更多投资者开始考虑投资医疗保健地产。
亚太区诸多房地产市场的收益率已处于周期甚至历史低位,投资者被迫寻找拥有巨大运营潜力的资产来提升收益。
医疗保健本身是一个宽泛的领域,本文将专门讨论医院和诊所,不包含养老设施。当然这两类资产也存在重叠部分,因为一些养老设施也提供高端护理服务,从商业模式来看与医院更为接近。
亚太房地产协会APREA/GPR指数显示,医疗保健股在过去八年中跑赢大盘,尽管行情在2018年有所回落。医疗保健股五年平均收益率为9.4%,写字楼为2.1%,零售地产公司和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收益率为7.8%。
亚太区两家最成熟的医疗保健资产基金分别是:新加坡的百汇生命产业信托,其在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医疗保健资产价值18.6亿新元;先锋医疗产业信托,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拥有价值13.5亿新元的医院和疗养院。这两家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共同优势在于由医院开发商发起。
百汇人寿旗下50项资产的平均加权租赁期在七年以上,但资产总值的一半以上集中在新加坡的三家医院。百汇生命产业信托与医院运营商签订主租赁协议,租期为15+15年,租金年增长率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1%计算,从而保证稳定的长期收益。
日本和中国是具有最大开发潜力的亚洲国家。日本满足经济繁荣、人口迅速老龄化、规模化可能性这三大条件。预计到2025年,日本7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200万。
第一太平戴维斯日本研究及顾问咨询部主管Tetsuya Kaneko先生表示:“日本医院至今鲜有房地产投资者涉足,不过投资兴趣也在增加——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在2017年11月完成首笔收购。”
投资日本医院的一大障碍在于,日本医院多由其运营商所有,而很多运营商属于某医生名下,该医生由于拥有房地产资产可享受税收优惠。然而,随着需求增加以及日本医院升级需求,将有更多购买机会出现。
“为保持竞争力,医院运营商将需要为昂贵的重建和其他资本支出买单。运营商可选择将资产出售给运营稳定的大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可能会因此涌现出一批新机遇。”Kaneko先生说。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保健市场;政府有志于升级居民医疗保健设施,服务于全国14亿人口。
一些国际医疗保健运营商已在中国设点,例如莱佛士医疗集团在2019年初在重庆开出位于中国首家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集团既是医院的所有者,也是运营商。
莱佛士医疗集团执行主席吕俊旸博士表示,中国开放医疗保健市场,为集团在中国城市的扩张提供了更多机会。“如今中国市场对于国际医院的运作更加熟悉,政策规范也越来越清晰,因此我们的扩张会更容易。”
中国第二家莱佛士医院今年将在上海开业,在华外籍人士以及本土富裕群体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定位。吕博士指出,目前许多在华外籍人士选择前往新加坡就医。
医疗保健地产不必局限于专建医疗设施。购物中心业主也开始关注医疗保健业务,有意将牙科诊所、美容整形顾问机构等引入旗下商场。
第一太平戴维斯亚太区研究部主管盛世民(Simon Smith)先生表示:“医疗保健领域的房地产投资者需要寻找实力型运营合作伙伴。如匹配成功,医疗保健地产将成为类似酒店的一类长期投资产品,吸引机构投资者关注。亚太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有发达市场也有新兴市场,医疗保健业务也种类繁多,能满足多元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