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链物流渐成热门
在亚太区富裕水平提升、人口数量增加的背景下,消费者需求推动投资者日益关注冷库资产。
数年来,工业和物流市场一直深受投资者青睐,但其中租户粘性更大的要属冷库板块,在亚太地区基本供不应求。即使是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人均冷库空间的数量也要少于美国或西欧国家。
冷库是为配送服务的仓库,配有用于储存冷冻和生鲜食品的冷冻机。一般用来存储食品,此外也会用于存储药品、化学危险品或葡萄酒。租户包括第三方物流公司、冷库物流运营商或连锁超市。
第一太平戴维斯澳大利亚工业和物流部主管Michael Fenton先生表示:“冷库资产的建造成本很高,而库房和设备的价值数倍于建筑外壳。冷库属于资本高度密集型资产,用户一般会进行10、15甚至20年的长期租赁,以此确保投资物有所值。
“鉴于改善措施的专业性,冷库用户通常会长期使用(超出初始租赁期限),因此续约的几率要显著高于普通物流设施的用户。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冷库租约通常是‘三净’租约,由租户承担几乎所有税费及维护成本,因此对管理的要求非常宽松。”
冷库并不是个新鲜领域,但是随着消费者对更优质食品以及进口食品的要求增加,冷库在亚太地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在线食品购物平台的增长也对需要更多冷储空间。纵观整个亚太地区,人口增长和财富增加不断刺激着市场对生鲜和冷冻食品的需求。
Fenton 先生指出:“冷库本质上与粮食安全、必需品零售支出这两个核心投资主题相关。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消费者都需要购买食品,而冷藏设施正是食品供应链的中心。
“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需求持续增长,冷库运营商不得不调整供应链模型来满足需求。很多咖啡馆和餐馆停业的同时,食品配送服务却蓬勃发展。消费没有本质变化,变化的只是食品到达消费者的方式。”
近年来,澳大利亚对冷库的兴趣激增。涉足该行业的国内外投资者包括嘉民集团、Dexus、黑石集团、Charter Hall和丰树集团。
韩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市场也拥有巨大潜力。在发展中市场寻找资产面临较大难度,尤其是在电力和供水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中国本土开发商万科于2018年收购了太古冷链物流公司,该公司在全国拥有并经营着7个冷库设施。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为沃尔玛在中国开发了冷库设施,而亚洲物流地产开发商易商红木在武汉开发了约24.7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园区。
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产业地产部主管龚勇高先生说,在网购食品交付需求的支撑下,中国一些冷库中心的租金正在上涨。“生鲜配送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对物流仓库,尤其是冷库的需求。一些冷藏仓库的租金已在去年基础上有所增长。”
同时,资产管理公司Nuveen去年在首尔购买了含冷库的最后一英里物流设施,韩国现代化设施的匮乏是其做出此笔投资的理由之一。
在不久的将来,首尔的冷库资产可能会进一步升值。第一太平戴维斯韩国研究及咨询顾问部主管JoAnn Hong女士说:“最近生鲜食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带动冷库资产受到更多关注。然而,近期利川一个冷库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再次引发对火灾隐患的担忧。政府可能会从严调整相关消防法规,新冷藏中心的许可审批将面临更大挑战。”
第一太平戴维斯亚太区研究及咨询顾问部主管Simon Smith表示:“在亚洲发达地区,财富不断增长,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更高,也要求食品以完好状态送达,这充分表明冷库的需求韧性。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及其专业租户的要求,但付出会有回报——我们估计在亚洲市场可获得比其他资产高出50-100个基点的收益率。然而,随着租户和投资者的需求增加,收益率溢价恐难延续。”